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报道 > 内容

杨善洲的农业情结

发布时间: 2013-12-31    作者:    来源:|0    浏览次数: 0
分享

  在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为头等大事的年代,他长年累月奔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带头学技术用技术推行科学种田,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书写了“滇西粮仓”的传奇——

《云南日报》记者 程三娟 贾云巍 蔡侯友

  冬日的保山,田野里依然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刚刚播种下小春作物的条田梯地在阳光下隐隐泛出褐色的光亮,顺着车窗在我们眼前缓缓流动。

  保山有“滇西粮仓”的美誉,保山人说,这个美誉的得来与“粮书记”杨善洲有很大的关系。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一直排名全省第一,并引起了国家农业部的重视,1980年的全国农业现场会也因此选在保山召开,保山“滇西粮仓”的美誉从此名扬天下。那时,正值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

  在1987年11月保山地委向钱伟长同志的汇报材料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1986年,保山地区社会总值11.96亿元,比1978年5.39亿元增1.2倍;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62亿元,比1978年3.3亿元增1倍;其中农业净产值4.6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70.8%,比1978年2.46亿增90%。

  在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为头等大事的年代,杨善洲长年累月奔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带头学技术用技术推行科学种田,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书写了“滇西粮仓”的传奇。

  发展粮食生产

  “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杨善洲

  2010年11月11日中午1时,我们来到了施甸县姚关镇一户叫“山邑人家”的农家乐吃午饭。农家乐的屋前是一大片已经枯萎凋零的荷花塘。“老书记曾用荷塘里的淤泥来为农田增肥。”施甸县委的同志告诉说。

  杨善洲在施甸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以当时的姚关区姚关公社为试点,用荷塘淤泥来改善耕地土质。姚关公社当时有耕地1514亩,人均0.88亩,土地非常贫瘠,一半是“风吹遍地跑,下雨顺水漂”的香面土;一半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白胶泥。冬季,杨善洲组织群众把姚关荷花塘、山邑海子一部分水撤干,用潭中的淤泥晒干、打碎以后挑到地里去,把“老墙土,沟渠、河里的淤泥”收集起来挑到地里增肥。“全社750亩耕地先后改良过两次,共计挑土40万担,平均每亩530担,给原来贫瘠的土地铺上了2至3寸一层肥土,把原来的香面土、白胶泥变成了疏松肥沃的黑油沙土,姚关公社玉米的亩产一下子提高到419斤。”时任姚关区区长的董福寿回忆。

  1962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施甸县,杨善洲担任首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值国家最困难时期,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成为以杨善洲为首的县委班子考虑的头等大事。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推广良种、推行良法、坡改梯等都成为县委带领群众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手段。担任地委主要领导20年间,杨善洲对保山的粮食生产依然特别重视,他多次在干部会上讲:“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保山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历史上水患严重。杨善洲号召全区大兴水利建设,通过改直河道和建设水库等办法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1972年,他带领群众克服山势险峻、缺少机械、缺乏资金的困难,建成了龙陵腊勐的小浪坝水库、施甸酒房367隧洞、腾冲江南大队15公里大沟、昌宁珠山45处塘坝等一大批水利设施;1976年,他亲自带领技术员到施甸大河,保山河图大河、大沙河等县区的大河现场测量、规划,制定将五个县坝区的所有大河改直、扩宽的具体方案;1978-1980年,相继建成北庙、大沙河、三块石、响水凹水库、鱼洞水库等数十个大中型水库。“现在保山市的水库大都是老书记在位时建成的。”

  1978年,保山地区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以后每年以11%—13.2%的速度增长。1981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64250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亿多斤,水稻单产连年在全省排在第一,保山从此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1980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保山时,乘车到了板桥公社,当得知板桥公社的水稻亩产最高到850公斤,个别田块甚至达到900公斤时,胡耀邦高兴地说:“这产量很不错,在全国已领先了。”一个月后,胡耀邦在各省、市、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说:“云南保山县有一个板桥公社,粮食单产高,1700斤,确实是个好公社。”1986年2月,胡耀邦又一次到保山视察,一下飞机立即询问板桥的发展状况,当得知板桥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0万元时,高兴地说:“250万元可以嘛,我很满意。”

  带头科学种田

  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亲自种试验田,变成内行,指挥生产就有谱气了。

  ——摘自杨善洲《关于1980年农村工作的意见》

  1977年的一天,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到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去考察农业生产情况,看到有个年轻人栽秧很不规范,就走上前去说:“要吃饭就要好好栽。”忽然冒出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陌生人指责自己,小伙子很不高兴:“你会栽你来栽嘛!”杨善洲二话不说挽起裤脚跳到田里,一会工夫就插出长长一溜秧来,看得小伙子叹服不已。

  “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都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无声的革命,有效的指挥。” 杨善洲在工作体会中写到。从1962年担任施甸县委书记开始,杨善洲就一直把抓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并按照“实验—示范—推广”的思路,亲自带头蹲点耕种试验田,很多粮食新品种都是通过他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实验田进入了农民群众的视野,渐渐为群众所接受。

  在施甸,我们听说了一则“老农讨跌跤谷种”的笑话。杨善洲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从省农科院引进了稻麦杂交(糯谷)在罗街的试验田上办起了样板,试验成功后,组织县委的干部将刚收获的稻谷发到各区大队,让群众品尝,宣传推广这种高产的杂交稻谷种植技术。当时,农民群众还不知道杂交稻是什么,听说新品种稻谷产量高,就有老农跑到县委想要一点谷种试种。到县委后,却一时记不起品种是什么,就跟县委的干部说:“把你们那些‘跌跤’(杂交)的谷种给点。”

  在保山地委工作期间,杨善洲坚持“三个三结合”长期办粮食丰产样板,即:“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点、片、面相结合,领导、技术、群众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是指改良品种,培育优质品种,建立示范区;“点、片、面相结合”是指将试验成功的示范样板点的良种、良法向全区推广,又把推广情况反馈到示范点进一步改进;“领导、技术、群众相结合”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蹲点种试验田,由技术干部当参谋建立示范样板,带动和帮助群众落实丰产技术措施。

  当时,杨善洲在保山县板桥公社、施甸县保场公社都有0.5亩的个人样板田,施甸的里山头、姚关都有包谷样板地。在保场公社的样板田上,他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广泛推广后,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他的车上经常放着锄头,下乡见到不规范的栽插现象,就要亲自下田、下地去手把手的示范;他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条田”改造,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被群众称为“粮书记”。

  “那时我在板桥当技术员,老书记每次到外地看到良种都要带回来搞试验,并时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到板桥样板点查看、询问,并亲自和技术员一起栽插”,保山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毕景亮回忆:“有几次他大年三十晚上到板桥看望技术员,他对大家说:‘你们很辛苦,但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你们的工作干好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保山的大事就解决了一半啦!’”1978年“京国92”杂交水稻试验成功,杨善洲马上组织五县区的领导和群众到板桥参观学习,“京国92”在全区顺利推广,保山坝、施甸坝的水稻单产历史性地跨越了千斤大关,农科技术员都由衷赞叹:“老书记真是咱们保山粮食生产的总农艺师!”

  开展多种经营

  全区绝大部分面积、耕地、人口在山区,发展农业生产决不能孤立地抓粮食,要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摘自杨善洲1981年9月《在地委山区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施甸县有两个林场,其中善洲林场已为众人所熟知,另外一个国营摩苍寺林场知道的人并不多。事实上,摩苍寺林场也是杨善洲一手创建的。

  施甸县林业局退休干部范昆回忆:施甸原本没有国营林场,1963年,时任县委书记的杨善洲亲自到省、州上争取,并做工作让周围村民让出土地,足足凑够了5000亩,才有了现在的国营摩苍寺林场和林管区。后来,林区面积进一步发展扩大,截至1967年,摩苍寺林场累计营造华山松6100亩,云南松、核桃、黄柏、桉树等1200亩,建苹果园1个,面积8亩。直到今天,这个林场依然在荫护着施甸人。

  “若要山区富,多种茶和树。”是杨善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保山93%的国土面积是山区,71%的耕地为山区耕地,66%的农业人口为山区人口,搞好山区工作对全区发展举足轻重。在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为解决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保山地委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加速发展商品经济。并根据保山实际确立了使山区富裕起来的三条经验:一要多种茶,二要多栽树,三要多养畜。按照这样的思路,保山山区农民把造林、护林、伐木三者安排有序,把造薪材林与经济林结合起来,把办林场和养牛、养猪、养蜂、养鱼、种菜,林粮间作,发展果园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长期发展的路子。

  “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粮多、钱多。发展农业生产决不能孤立地抓粮食,要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研究如何提高土地生产率,研究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生产什么东西价值最高,对社会最有利,就应该集中生产什么东西,这就叫‘地尽其利’……”1980年2月召开的地区表彰先进大会上,杨善洲这样说。时隔30年后,我们还能从这段讲话中感受到杨善洲和地委班子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火热情怀。

  车子行驶至大官市隧道时,司机师傅兴奋地指着前面告诉我们:老书记当年的林果试验田就建在这个地方。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期间,杨善洲组织科技人员在保山县大官市公社建立林果试验示范点,引进新疆泡核桃搞样板,并很快在全地区推广,当时群众有“卖大骡子也要种新疆核桃”的说法。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山上毁林开荒,山下一定遭殃。”……听当地老百姓说着这样的俗语,我们忽然意识到:杨善洲不仅把树种在了山上,还种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原载《云南日报》201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