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杂志社记者 高 明
杨善洲,是一位普通老人的名字,人们记住他,是因为他在退休之后扎根大亮山,22年义务造林,让昔日的荒山变成如今的万亩森林,创造了新时代愚公“绿”山的奇迹。
大亮山的山,叫“善洲山”;大亮山的林,叫“善洲林”;大亮山的路,叫“善洲路”;大亮山的水,叫“善洲水”;大亮山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铭刻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名字。
22年前,一位老书记把自己的晚年完完整整地交给了大亮山。从此,荒芜的大亮山重新披上绿装,干涸的山箐水重新流淌,山下百姓重新享受到了绿水青山的福荫。
“我种树是要让子孙们有个依靠”
1988年3月8日,是一个改写大亮山历史的日子。这一天,刚从保山地委书记职务上退下来的杨善洲谢绝了省委领导让他到省城昆明居住的安排,毅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种树,并组建起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
大亮山位于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海拔在1900米—2982米之间,平均海拔达2600多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极“左”思潮和错误观念的影响,当地农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大亮山上毁林开荒。大亮山成片的原始森林在大刀和斧头的肆虐下,倒在地上,继而又被大火焚烧……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光水枯、荒凉空旷,生态遭到了极大破坏。
在大亮山南面山下的村庄,曾经出现“送水当送礼”的故事。村民们吃水困难,枯水季节,村里有人办红白喜事,部分村民就到其他村寨去买水来当礼送。
“大亮山土地贫瘠,连十分耐旱的野樱桃和杞木树都难成活,老书记却要去种树。”时任保山地区行署林业局局长的史记武多次劝阻。可杨善洲说:“我就要去大亮山,家乡的林子多年前就快砍光了,水土流失严重,这样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怎么过?”
就这样,杨善洲来到了大亮山。他要实现他的理想——要在这片广袤而荒凉的滇西大亮山上,用自己60岁以后的生命建起一个上万亩的绿色王国。
“绿满大亮山,再辛苦我也心甘”
就在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挂牌的当天,杨善洲带着自学洪、蒋从德等一班子人,人挑马驮地把粮食、行李、工具等物品搬运到大亮山,落脚在一个叫张家大坪子的地方,临时搭建起一个简易的棚子。
“当天深夜,狂风四起。一班子人忙着抢修被风掀翻的棚子时,滂沱大雨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林场职工回忆说。
林场职工们记述,在初建林场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场部四周空旷、无大树遮风避雨,他们的帐篷、锅盆、衣物等一些家具物品经常被大风卷走,吹到山洼里。场里的年轻人看到老书记和他们一起四处奔跑,去找回那些被大风吹走的家具物品时,心中好不酸楚。
破旧不堪的油毛毡棚,树棍撑起的“墙体”;床头的木栅栏上挂着草帽、手套、蓑衣、围腰,床脚下放着一双破烂的黄胶鞋;棚里有火塘,火塘上吊着被火焰熏黑的茶壶……2010年11月11日,记者来到大亮山,见到了当年杨善洲住的油毛毡棚。
床上没有被褥,火塘没有生火。“油毛毡棚多年留存下来,就是为了讲述杨善洲当年进大亮山的生产生活故事。”施甸县原林业局局长杨光壁回忆,在油毛毡棚居住,第二天醒来,人的头发都是直的,就像上了发胶,后来有些职工冻病了,才又去买一些油毛毡在棚里边钉了一层,挡挡风。再后来,林场盖起砖木房后,杨善洲却把砖木房宿舍让给了林场技术员,自己仍坚持住油毛毡棚,一住就是9年。
当年跟随杨善洲进山的蒋从德说:“海拔2618米的大亮山常年雨雾,空气湿度大。杨善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常常听到阵阵咳嗽声从油毛毡棚传出来。”
为了御寒,油毛毡棚的火塘常年四季烧火,老书记背起小背篓捡拾树林里的一些小碎柴,点燃了夜晚的火塘。围坐火塘,杨善洲常常召开“火塘会议”。
“明天的工作安排:18个人分成3组,一组负责搞好造林宣传和签订合同,一组负责打塘整墒,一组负责育好树苗……”时间长了,林场的人就把晚上召开的会议统称“火塘会议”。杨善洲和林场职工们在火塘边的一幕幕,成了大亮山人一直争相传说的往事。
杨善洲在大亮山造林中遇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工人没有房子住,他边造林边修建几间油毛毡房;没有肥料,他们就提着粪箕到村寨道路上捡牛马猪粪;资金缺乏,老书记就走上街头拾果核,捡纸杯、方便面盒、洗衣粉袋用来育苗。有一次他在街上捡果核,被人指点说是他患了老年痴呆症或精神不正常。
1999年11月,杨善洲手提砍刀修剪树枝时,不幸被青苔滑倒,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那阵子,人们劝他休息,他却说:“只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就不会退休,况且白天栽树,晚上烤火,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吗?!”
半年之后,伤情好转的杨善洲拄着拐杖又爬上了大亮山。这次骨折,让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但他也更离不开大亮山了。
如今,大亮山全都变绿了。杨善洲说:“这些年苦是苦,累是累,绿满大亮山,再辛苦我也心甘。”
人们说,杨善洲在大亮山种下的是树,生长的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不要把功劳归到我一个人头上”
“林场有今天的规模,来之不易,想当初,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很多生产生活用品只能运到山下的公路上,靠人背马驮运上山。”林场职工董继军讲述着一个个关于老书记杨善洲在大亮山的故事。
一天,杨善洲遇到一支驮粮食的马队经过大亮山。赶马的老农告诉他,自己是大亮山边旧城尖山脚的农民,寨子里架不起电,路又不方便,磨面和舂米要到摆田的大龙洞水磨房。每次赶马出来磨面和舂米,要耽搁3天时间。
“不通路,不通电,群众的日子就好不起来。”自1989年12月起,杨善洲除造林外,还带领职工帮助解决林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修路期间,为了节省勘测费,杨善洲让自学洪到酒房乡借来水准仪,自己勘测,然后再带着职工修路。
架电期间,为节省资金,杨善洲请来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勘测好线路后,就自己领着工人架电,人手不够就发动周围村社的百姓出工出力。多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修通道路26公里,出资帮助8个村修通了电。
更可喜的是,随着林场的树一天天长大,水源得到了保护,多口枯井也开始出水了。
“2007年以来,我们陡坡村委会所辖的石井、大平地、吴家、小黑箐等6个村民小组吃水就不再发愁了。就是2010年百年不遇的干旱,这6个村民小组都没有出现过人畜饮水困难,这全得益于老书记造林涵养了水源。”大亮山脚下陡坡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杨成永说。
时至2009年,整个大亮山林场管理经营面积已达到5.6万亩,森林覆盖率97.17%。在杨善洲多年的科学管理下,大亮山林场共建有4个安全防护哨所,一个瞭望台,共修筑了20多公里的防火隔离带。
如今,位于姚关、旧城、酒房三乡(镇)交界处,堪称“顶三角”天然绿色氧吧的大亮山,风景已是今非昔比。
“我上山种树尽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图的是家乡变绿、百姓得利、国家受益。”2009年,杨善洲兑现他22年前的承诺,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施甸县委、县政府。
施甸县委、县政府决定给杨善洲10万元奖金,可他坚决不要。他说:“千万不要把这么大笔财富归到我一个人头上,大亮山从一开始就是国家的,我只是代表国家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就物归原主。”
登临大亮山最高处的瞭望台,极目四望,苍茫林海,松涛阵阵。职工们说,老书记常常独自来到这里,无言地凝视着正在生长的万亩林场。在他脚下,滇西南群山起伏绵延,像是在舒展一个共产党员无限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