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退休林业干部郝景香从14岁开始种树,50多年时间在邢台县西部山区带领乡亲们种下500多万棵树,绿化荒山的同时也帮助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同志们吃饱了没有?吃饱了咱们走啦……”早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在邢台县太子井乡东牛峪村山脚下的宿营地,工人们吃饱了饭,郝景香招呼大家上山植树。(9月15日 河北广播网)
在人民的印象中,植树造林应该用铁锹,但郝景香却是带领着工人用铁镐、钢钎、大锤在植树造林,而且在这满是岩石裸露、缺土没水的山上栽树,土都需从外面买来拉上山,水从外面买来用管子运上山。而“工头”老郝的宿舍就是间防雨布支起来的工棚,晚上用电扇外加感冒药、避暑药,白天更是一天衣服拧好几回,拧什么?自然是汗水湿透。
从14岁开始种树,先后在邢台县三个乡镇任林业站站长,几十年在工作岗位上带领80多个村的群众在十几万亩荒山上种下了500多万棵树,这其中除了生态林,更多是果树林,而今天,这些苹果、核桃、板栗树都已长大成为“摇钱树”,3万多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老郝也被乡亲们称为“果树财神”。但这位“果树财神”,却从没有躺在功劳簿上,5年前退休之后,他继续上山种树,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天不栽树都浑身难受,就是栽树命,“身子只要能动,我就一直栽到底,栽一片绿一片。”
退休干部郝景香的故事,不由让笔者想起了“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而不同的是杨善洲是厅级干部,退休后22年植树造林7万多亩,而郝景香只是乡镇基层干部,却是用一生在植树护绿。杨善洲当年去街上捡果核育苗木,曾经历过老鼠啃毁茶苗和飞机草困死松树苗的失败与挫折,而郝景香却是买土买水栽树,两人可谓同样的老骥伏枥、志在山绿。
当年记者曾采访年近八旬的杨善洲:“您种的树,还有10多年才能成材,那个时候您已经90多岁了,您怎么享受啊?”杨善洲闻听很不高兴:““别人享受嘛!本来就是给别人享受,不是我享受的。”杨善洲栽树22年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而大亮山林场也成为了一片风调雨顺的绿色家园。相比之下,郝景香想着只是“栽一片绿一片”,让邢台绿起来,让百姓家家都有许多绿色的“摇钱树”,而百姓摘下果,他也甜在心。
退休干部郝景香,正如同邢台版的杨善洲,他把植树当责任,把“栽一片绿一片”当人生使命。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也特别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去年5月7日,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也在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上强调,承德要明确一个发展定位,就是“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少代承德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作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而从发展的角度,生态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资本,是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植树造林,爱绿护绿,燕赵大地正需要更多如郝景香一样的绿色守望者,来“栽一片绿一片”,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要身体力行,时刻牢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并切实保护每一棵小树长得壮、活得久、绿得广。(文/张艳丽)
上一篇:杨善洲 一生为民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