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姜 洁
编者的话:做什么事都要讲原则,对谁都不例外。杨善洲的大孙子杨福李当年和老人一起上山造林,签了5年的承包合同,结果干了3年不想干了。在杨善洲的坚持下,杨福李借钱交了300元的罚款才离开林场。
关于杨善洲的大孙子杨福李交300元罚款的故事,一直在保山广为流传。杨善洲当初上大亮山植树造林,广泛动员了家人,他的大孙子杨福李也跟着老人上了山,还和林场签下了承包茶地5年的合同。年轻人哪里耐得住荒山野岭的寂寞?干了3年,听乡里的同伴说,到缅甸老街去打工挣得多,杨福李就想出国去闯荡闯荡,不在林场干了。按照合同规定,如果违约,得交300元的罚款。杨福李当时穷得根本拿不出钱来,就想不交。
杨善洲听说后,对孙子说:“既然不干了就要按照合同规定交罚款,如果你暂时没钱,先给林场打个欠条,我用工资给你垫,等你有钱了再还我。”杨福李一听爷爷不肯为他网开一面,就赌气借钱交了罚款。
做事要讲原则,谁也不能破例,这是杨善洲一贯的作风。杨善洲的小姨子张银珍给记者讲了姐夫不给开后门的故事:有一年,张银珍家因盖房子需要木料,就去找杨善洲。杨善洲说:“你要砍木料,先得申请砍伐证。证批下来了才能砍,批不下来就不能砍。”张银珍只好自己去办了砍伐证。在实际砍伐时,为了多砍好树,她家人没有完全在砍伐证批准的地点砍伐,结果被罚款1500元。家里人想让张银珍去找杨善洲说情,张银珍回答:“不用找了,他上次就说过要批下证来才能砍。现在我们不按规定地点砍,姐夫肯定不会帮我们的,还是老老实实交罚款吧!”
在许多人眼里,杨善洲是个“迂”得离谱的老头儿:他自己嫁接的桃子,居然还要付钱才肯吃!
那是1980年的夏天,杨善洲来到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恰好碰上前几年他给大队果园嫁接的水蜜桃正在收摘。
“杨书记,请你吃桃!”果园管理员挑选了一个大桃子递了过来。杨善洲摆摆手说:“还是先看看园子吧。今年的果子结得不错嘛!”
“报告书记,今年霜冻时间少,春雨来得早,挂果不错。”管理员回答。
随后,杨善洲在管理员的带领下,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谈修枝打叉,谈果园管理,半晌才坐下。
管理员端上现摘下来的桃子,请杨善洲尝鲜。杨善洲没有去接桃子,而是半开玩笑地说:“要摘就多摘一些。”
管理员又摘了一些来,杨善洲让他一称,刚好5斤。杨善洲掏出钱来要付给管理员,管理员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是书记您亲自嫁接的桃树,还给什么钱!”
杨善洲认真地说:“嫁接归嫁接,付钱归付钱,你不收钱,我就不吃你的桃。”最后,管理员拗不过他,只得收了钱。
“来来,今天我请大家吃桃。”杨善洲又拿出桃子请大家吃,搞得管理员很不好意思。
杨善洲从不搞“试吃”、“试喝”这一套。有一年,保山地区小麦丰收,调运不出去,储藏也很困难。地区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酒,获得成功。酿出来的第一批酒,他们送给了一些地委领导同志“试喝”。杨善洲知道后,明确规定:白送的一口不尝,付了钱的可以喝。他首先掏出钱来,送到粮食局,然后才收下酒。
1994年,杨善洲的小女儿杨惠琴即将分娩,小女婿杨江勇对杨善洲说:“爸爸,老三马上要生了,时间紧急,妈说要来看看,您看是不是请林场的车子去接一下?”
杨善洲说:“行,你和驾驶员去接。”
杨江勇和驾驶员开车去把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接到了保山。人刚一进门,杨善洲就拿出376元钱,交给驾驶员:“这是跑这一趟的油费、过路费,拿回去,交到财务上。”
驾驶员不接,把双手插在裤袋里:“开一趟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杨善洲严肃地说:“你从林场开车过来,一会还要回林场,这些路程都得算上。我算过了,得要376元钱。这一趟车是私用,就得出钱,拿着!”
回忆起此事,杨江勇说:“发生在父亲身上类似的事情太多了,这些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早已经是他的行为准则了。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们见怪不怪,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从心底里接受和学习了。”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能搞特殊。”杨善洲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他这辈子都坚守自己的原则,从不破例,才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清正廉洁、无私高大的形象。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