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新闻动态 > 内容

积极探索 共促学院培训教育和环保事业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 2015-08-03    作者:赵银盈 杨彪    来源:|0    浏览次数: 0
分享

杨善洲同志是在创先争优活动涌现的全国重大典型,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是模范的一生。杨善洲,1927年1月4日出生,施甸县姚关镇人,曾担任过施甸县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在任保山地委书记十年间,带领保山人民艰苦创业,打造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彻底改变保山粮食由外调到外销的格局;退休后,带领家乡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2年,晚年又把林木价值超过3亿元、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

2011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杨善洲事迹报告团时指出,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光添彩;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同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学习杨善洲精神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找差距、增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进一步学习弘扬善洲精神,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关于设立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的批复》(云编办〔2013〕139号)、《保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保市机编〔2013〕15号)精神,2013年10月成立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为适应全国党员干部到教育基地培训学习的需要,经云南省委批准,2014年12月在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成立杨善洲干部学院。主要职能是承担国家、省、市干部教育培训重要班次学员到基地开展的党性专题教育组织工作;省内外各部门、各单位到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的党性锻炼和学习实践活动。统筹抓好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的在建和续建工程。协调市内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延伸现场课堂,协调相关力量,深入开展杨善洲精神研究工作。

杨善洲干部学院位于距离保山市政府所在地104公里的善洲林场,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善洲墓园、善洲事迹陈列室、陈列室附属工程、现场教学基地四个子项目,总投资8000余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16966平方米,内有培训楼1幢、餐厅1幢、学员宿舍楼2幢、综合楼1幢。设有警务室、医务室、善洲图书室、综合服务中心及室外运动场所。能同时满足200人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及生活所需,培训班可在学院进行为期多天的培训。

学院目前是中组部公布的13家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还是国家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中直机关党校学员调研基地、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目前,一共有13个国家级和省级单位为学院授牌。

    2013年6月,经环境保护部、教育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授予善洲林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一直以来,杨善洲干部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始终把环境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面向党员干部学习团队、青少年学习团队、当地居民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环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利用周前会、培训会等活动,增强学院工作人员、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在善洲林场建立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旨在整合宣传教育资源,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加强青少年环境养成教育,提升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杨善洲干部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院结合善洲林场有利的自然条件开发了相关专题教育,如《杨善洲生态观与保山生态文明建设》、《杨善洲生态观与高黎贡山保育实践》等环境保护专题。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专题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以听讲解、看实物、亲身体验学习的形式,对广大青少年、党员干部进行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教育。

自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以来,已累计接待全国参观学习人员113.41万人次。其中,培训学习团队9539批次,40.84万人次,省内批次8984批38.56万人次,省外440批1.94万人次,国外批次8批31人次;共举办培训班628期,培训学员3.09万人次。

杨善洲干部学院在今后将会结合自身实际与环保部门等探索建立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共同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为各地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