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新闻动态 > 内容

杨善洲一次随机调研 海棠洼建起“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 2014-04-27    作者:李建国 张爽 何鹭    来源:|0    浏览次数: 0
分享

 从保山城区向北驱车30多公里,就来到了全国生态文化村——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社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徜徉海棠洼社区,记者切身感受到,绿色是它最美的底色。
  在海棠洼社区新建的文化广场的东南角,建了一块纪念碑,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老书记”十四个大字。每一个字都饱含了群众的心声。
  记者随机采访了前来社区卫生室看病的几位群众,了解立碑的缘由。大家都抢着说:“植树造林美了海棠洼,富了老百姓,是老书记带领海棠洼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书记的恩情!”
  原来,30多年前,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来到海棠洼村,开展了一次随机调研,鼓励当地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靠山吃山,从此敲开了海棠洼的“幸福之门”。老书记当年的一个“点子”,有了海棠洼实现“绿富美”的今天。
  那是1978年5月的一个周末,杨善洲应当时保山县下村供销社主任杨有周的邀请,到海棠洼老家去“做客”。老书记来到海棠洼村时,看到村庄周围有大片光山秃岭,便询问当地干部群众:“在海棠洼村,像这种荒山荒坡有多少亩?”“除了3000多亩山林外,有10000多亩荒山荒地。”当地干部告诉老书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善洲当即决定在海棠洼村住下来,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
  “当时,老书记在我们家住了三天三夜,白天他去逛山头,晚上就与群众座谈,一起商量海棠洼的发展路子。”今年75岁的村民杨有济回忆起杨善洲到海棠洼社区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杨善洲通过三天的巡山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了解到海棠洼人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靠林吃饭,老百姓对森林和树木有特殊的感情。他还了解到,海棠洼村的海拔高、气温低、雨水多,是个“半年雨水半年霜”的冷凉山区,老百姓种的苦荞、小麦、包谷等粮食作物产量很低,多年来大家过着“苦荞粑粑辣萝卜”的苦日子。
  摸准当地实情后,杨善洲建议当地干部群众,海棠洼要脱贫致富,就是要保护生态多种树,守住青山过上好日子。
  为了引导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随后,杨善洲还将那一年的保山地区林业工作现场会选择到海棠洼召开,给群众鼓劲加油,并安排林业部门的干部到村里开展科技培训。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造。”30多年来,海棠洼人按照老书记与大家商量的发展路子,靠着一股子拧劲、韧劲、狠劲,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思路,走活了植树造林“一盘棋”。30多年的守望,海棠洼村的森林面积已经从当初的30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68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7%。每年,村民们通过间伐果松,都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杨善洲老书记亲民、务实的作风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相信老书记的话。” 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杨有济说,30多年的实践证明,海棠洼村走的是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之路。
  “目前,全村人均森林面积已超过10亩,家家都有一座‘绿色银行’,2013年海棠洼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多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000多元。”在村里干了近20年党支部书记的杨德和介绍,眼下海棠村林地里的松茸、块菌等都成了市内外响当当的品牌,全村仅林下经济一项,一年收入700多万元,人均4500多元。不仅如此,每年7月至10月这段时间,前来“天然氧吧”海棠洼避暑、品山珍的城里人特别多,村里开办的5家农家乐,游人天天爆满。
  近年来,海棠洼的“生态经济”现象,不仅吸引了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国内有关植物研究部门的关注,每年还有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的生态保护研究者前来考察。杨有济自豪地介绍,近10多年来,他每年都在家里接待外国客人。
  如今在海棠洼社区,植树造林成了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爱树护林蔚然成风,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大家只要一发现能种树的空隙,都会去种上树苗。村里不仅专门成立了野生菌保护协会和护林协会,村党支部还在党员群众中广泛开展“学习杨善洲·感恩大自然”活动。
  行走在海棠洼村宽敞的水泥道路上,不时看到耕地里栽着一排排整齐的果松。水寨乡党委组织委员王立文介绍:“现在的海棠洼人,已经把树苗当作庄稼来种,把林地当作耕地来管,大部分群众都把25度坡以上的承包地种上了果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着满眼的翠绿,杨德和信心满满:海棠洼的将来一定会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