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新闻动态 > 内容

善洲故里的那些事儿:干部办公在田间

发布时间: 2013-12-23    作者:    来源:云南日报|0    浏览次数: 0
分享

30年前,为打造“滇西粮仓”,杨善洲带头办样板田、搞试验,用“三岔九垄”式插秧,让亩产提高了三四百斤;30年后,施甸县党员干部纷纷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
干群齐心忙生产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说起杨善洲,施甸县的干部群众都有这样的共识和激情。

作为云南省开展“四群”教育10个示范县之一的施甸县,以“学善洲、转作风、见行动”为主线,积极探索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有效模式,在田间地头传承善洲精神。

村村都有“示范田”

时值小雪节气,施甸县姚关镇蒜园村上寨自然村大砂田一块4亩见方的大蒜与众不同:绿油油的大蒜地头,竖着一块“中共施甸县委试验示范田”的牌子,责任人为施甸县委书记施继平。

在示范田现场,姚关镇党委副书记王金安介绍:“如今在姚关镇的12个村,村村都有干部样板田,今年全镇烟后作物样板面积达到600多亩。”

为了解决烤烟种植与烟后作物季节矛盾的问题,减少群众小春作物的损失,探索冬季农业开发新路子,今年,挂钩联系姚关镇的县委组织部投入资金10万多元,购买了大蒜、萝卜等蔬菜种子,无偿提供给群众,并由24名干部分别在姚关镇12个村种植试验田。在“四群”教育中,施继平挂钩联系姚关镇蒜园村,他自己带头种植了4亩试验示范田。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县委书记,现在他隔三差五就会往示范田跑,前几天还安排干部送来了速溶有机肥。”11月27日上午,站在自家田边的姚关镇蒜园村上寨自然村村民张卫强难掩喜悦之情。

“赚了是我们的,赔了是干部的。” 张卫强说,干部带头办样板,农民没有风险,群众很欢迎各级干部来办试验示范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村党总支书记李旺林透露,在示范田带动下,今年蒜园村的450多亩烟后作物由过去种植小麦调整为种植蔬菜。

在“四群”教育中,施甸县要求党员干部以杨善洲为镜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共同研究产业发展,解决增收难题。通过部门提供种子、化肥、输送信息、传授技术、帮扶资金等方式,让干部在每个村建成一个示范基地。据统计,全县已经树立870多户党员致富示范户,创建180多个干部试验示范田,带动全县调整烟后作物12.2万亩,帮带100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有蔬菜种植传统的姚关镇雷打树雀水自然村,今年在干部试验示范田的带动下,更是“如虎添翼”,实现户均蔬菜收入3万多元,人均收入达6700元。仁和镇苏家村李应保在干部试验示范田的带动下,引进西葫芦、无筋豆等高效品种种植400亩烟后作物,实现亩收入3000元以上。
 

干部都有“责任区”

“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姚关镇蒜园村大汉庄自然村村民张德权站在自家的养殖小区门口,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结对联系自己的干部经常来指导养猪,把农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的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最近,蒜园村“常务书记”侯向华也在忙着走基层,因为按照施甸县在“四群”教育中开展的责任公示,除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外,作为派驻姚关镇蒜园村的“常务书记”,他还有协助村党总支做好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的相关责任。他与村里的3户群众结成了对子,通过多次走访后,决定实行“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亲戚”增收致富。

“干部有了责任区,过去是群众围着干部转,如今是干部围着群众转。”从善洲林场到布朗山寨,施甸县各族群众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党员干部亲民为民的作风更实了,为人民服务的劲头更足了。”

在姚关镇记者看到,每个村的“四群”教育公示栏里,都把市、县、镇各级的联村单位(站所),联村入户单位(站所)责任人、新农村工作队员、党建指导员、挂村领导等责任区情况进行了公示,上面有干部的照片、联系电话,同时对结对联系户存在的困难、采取的帮扶措施、帮扶情况等也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现在的干部一点架子也没有,只要按照公示栏里的电话打过去,很快就会赶来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施甸的群众反映。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这一可喜变化,正折射出施甸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

“过去反映问题、办理各种手续,我们得跑好多遍。现在干部围着群众转,办什么事都很方便。”施甸县由旺镇大庄村的几位村民道出了心声。

如今在施甸县,党员干部经常驻村入户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得党群关系由“背靠背”向“心贴心”转变。

制度催着干部跑

今年4月份,在施甸县委办下发的一份情况通报里,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施甸县委书记施继平。原因是他挂钩的乡镇烤烟移栽进度缓慢,没有按时间要求完成任务。

“县委书记自己通报自己,看来这回是动真格的了。”一时间,施甸县的党员干部热议:“慢不得”、“等不起。”

11月27日下午,施甸县新农办主任杨国银又一次带着班子成员来到姚关镇山邑社区,与镇村干部一起研究工作。当看到山邑社区当前正在实施的项目进展顺利时,杨国银心里有了些许安慰。今年,县里提出了“一把手”抓落实工作机制,如果没有按照县委规定的期限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将按照规定被通报。杨国银说:“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必须得快马加鞭,不敢有丝毫懈怠。”

“党员干部工作的好坏由村民说了算,如此一来便出现制度催着干部跑的局面。”姚关镇陡坡村党总支书记杨成永说,如今是你刚走、他又来,群众缺啥干部送啥,干部群众成了“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人民谋福祉,福就是解决群众的吃住行,改善生活水平;祉就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为民谋福祉,就是要通过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让群众知道干什么,干部知道怎么帮。”施继平表示,通过建立并严格实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施甸县干部的执行力加强了,干群关系越来越好了。

“以前村里修路修沟,群众不给占;现在搞公益事业,群众主动让。”姚关镇山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绍武说,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记者 贾云巍 通讯员 李建国 郭金灿 文/图